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千千工程 丨 地信161团支部开展“建设高水平大学” 与专业学习主题活动

发布日期:2017-04-23  来源:   点击量:

  本网讯 尽管4月21日下午的天气不理想,大雨滂沱,但地信161团支部团员青年同学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受影响,在支部对接教工党员吴志峰院长的带领下,对“建设高水平大学”与专业学习进行了广泛而热烈地交流讨论。

  吴志峰院长、校团委王国栋书记、胡艳芝老师、院团委林勇勇书记莅临参加活动。活动由地信161团支部书记陈丝莹主持,支部对接教工党员吴志峰院长主讲。

  活动伊始,由校团委王国栋书记做开场致辞。王书记向现场团员青年介绍了我校开展“千名教工党员联系千个团支部”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将教工党员更好地同支部青年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并介绍了我校构建班团一体化的设想。最后,王书记希望地信161团支部的团员青年们在学习生活中可以多与吴院长沟通互动,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师生感情。

(校团委王国栋书记开场致辞)

 接着,吴志峰院长通过“学院学科建设”、“GIS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与实践”、“问题与思考” 四个方向,为现场团员青年们介绍了GIS学科建设与GIS专业人才培养内容。

(吴志峰院长讲解中)

在第一部分“学院学科建设”中,吴院长介绍了我院从一个专科到成为一个系再到成为一个学院,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拥有着不同以往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服务于各个岗位。又介绍了学科方向与特色,指出GIS专业已成为最有发展潜力专业,GIS学科平台也十分有力量。

  在第二部分“GIS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中,吴院长向团员青年们介绍了人才需求与专业定位。他认为应用型人才是要在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能够错位发展的。而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理、计算机、测绘学、地理学。GIS的专业核心则可归纳为10个字:获取、储存、分析、表达与开发。

  在第三部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与实践”中,吴院长认为应用型人才应该要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学生要注重实践,老师要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实践类人才或研究类人才。吴院长认为,以赛促教学的模式也是实践的方法之一,就如在2016年全国高校GIS应用技能大赛上我院学生夺得一等奖一样,以赛促教学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教材的设置和实验课程的准备都要意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第四部分“问题与思考”中,吴院长根据以往收集到的问题,向同学们做出讲解与回答。对于专业招生标准的问题,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理性思维。而对于专业认可问题,他认为地理学不只是一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学科,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力量,同学们要有专业认同感,至少要做到“既来之则安之”,因为大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一个正心成人的过程。

  在结束讲解之后,吴院长又与在场团员青年们积极互动,回答了团员青年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疑惑和问题。最后他总结道:“大学生应该用尽办法学习,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仰望星空,把专业学习与学校、国家联系在一起。”

(吴志峰院长与团员青年互动交流)

活动在合影中落下帷幕。今日的“千千工程”主题活动,让地信161团支部的团员青年同学们受益匪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清晰认识到学院的发展、专业的动态和走向,增强了专业信心,明确了未来方向。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