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广州大学关于公示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遴选项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3-19  来源:   点击量:


各学院:

按照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要求。经专家组评审,学校确定26个项目为推荐项目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5319日至325

人:校团委老师 39366061

 

 

 

附件:第十“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赛遴选项目公示名单

 

 

 

共青团广州大学委员会

2025319



附件:

第十“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遴选项目公示名单

序号

所在

学院

项目大类

项目名称

项目成员

指导

老师

校赛获奖情况

1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科技发明A类

跨模态感知耦合流体调度的水域垃圾智能回收系统

柯镇宇、王明钜、邓津荣、宋健、何兴华、吴梓添、刘佳昆、沈文淳、李嘉鑫、何佳逊

邹涛、刘长红、彭绍湖

一等奖

2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科技发明A类

卜卜生机——高效智能白萝卜收获机

林海涛、吴泽峰、陈焕文、曾志伟、何明浩、王定豪、麦俊航、戈敏行、唐林鑫、曾吉洲

刘长红、谢延昭

一等奖

3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科技发明A类

桥梁健康振动感测机器人

梁浩霖、翁崇杰、刘柏延、张艺珈、肖天佑、邓德文、周文卿、廖代志、温雪岭

周军勇、张力文、谭平

特等奖

4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科技发明A类

鹰隼-引领新兴视觉脑机接口技术构建轻量级多目标机械控制系统开拓者

林肇隆、陶晓亮、杨佳烽、冯志毅、于忠生、任卓斌、张立汉、杨籍森、柳佳瑞、陈博华

伍冯洁、刘葵、王蕾

特等奖

5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科技发明A类

面向电源管理芯片的多维自动化设计系统

张裕鑫、蔡涵杰、蔡雯悦、佘健晖、叶祖鑫、张楠、唐超英、孙一潇、陈晓菲

曾衍瀚

一等奖

6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科技发明A类

面向可穿戴式医疗的无源生理信号监测系统研发

徐钰彬、李泽熙、刘彤、罗通宇、张世强、江恒、黄钰莹、罗至中、沈志鹏

曾衍瀚

一等奖

7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科技发明A类

齿慧探微——基于深度学习的便携式隐裂牙辅助检测系统

谢泽文、罗子航、郭立德、蔡伊佐、罗炫凌、陈怡冰、刘伟成、郭京、关伟豪、艾梦瑶

王文龙、张成云、郑艳华

一等奖

8

生命科学学院

科技发明B类

动物异常行为AI识别技术及智慧化管理

杨琬晴、朱嘉莹、沈乐祺、林文烽、官素雅、叶莹莹、刘泽芯、李月芳、黄庭煜(广州南方学院)

舒琥、胡慧建、胡俊杰

一等奖

9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透视不平衡: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广东欠发达区域动态识别与发展路径探析

陈泽嘉、罗慧珊、刘付伊菲、邱穗萱、李家配、刘境稀、黎敏婷、魏锐彤、黎翠媚、范子琳

林锦耀、吴志峰、朱竑

一等奖

10

管理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乡货香货:数智化时代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策略研究

梁玉莹、韩佳讯、梁希桐、林美然、刘怡萱、李丽娴、刘辛凤、曹美玲、陈莹

黄丽娟 朱慧 邹春芳

一等奖

11

公共管理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帮扶”到“共生” :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的动因、困境与破局 ——基于58家民营企业的实证调查

孔德昊、李秋荣、王晨旭、彭增宣、黄明俊、崔传庆、黄湘侨、莫雅雯、李铱婷

谢治菊、梁琴、林曼曼

特等奖

12

教育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留住优质师资:粤东西北地区县域普高教师的流失调查与应对策略

詹谨蔚、李依宁、殷益佳、徐舒欣、刘铭康、陈绿冰、郑小丹、张慧雅、李玮珊、张婕

马凤岐、谢爱磊、李家新

一等奖

13

经济与统计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声绘山河,视界心游——关于广州市视障群体现状需求调查与改善路径研究

欧阳晨、梁晓琳、彭晓汶、毛雅哲、李佳乐

冯锐、张新风、付艳

一等奖

14

马克思主义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银行系统的语言服务供需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地区206家银行的调查

何懿姗、徐若涵、伍倩仪、肖琴、陈韵如、李懿伟、曾雨鑫、胡梓欣

张迎宝、高燕、禤健聪

一等奖

15

美术与设计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银龄港湾:社区适老化改造评估模式构建与优化路径探索——以珠三角地区54个社区为例

缪嘉怡、欧阳月乔、严冰怡、杨静、刘佩琪、贺婕、陈素敏、丁佳乐、杨永益、谢宇宸

李琨、贺景卫、黄嘉敏

特等奖

16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解码土地图谱:空间规划视角下超大城市的多元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治理路径探析——以深圳市为例

林卓纯、张雯莉、黄钰钦、曹李思仁、张丰羽、杨佳丽、关梓峰

林锦耀、李少英、吴志峰

特等奖

17

管理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带动绿色转型——地震灾区青海海东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多级利用模式调研

罗凯轩、曹凯锐、江美静、段雨同、徐昊雯、罗远建、陆漫霖、王羚硕、廖洁清、欧阳宇哲

刘景矿、王东、黄斌

一等奖

18

公共管理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小舞台大作为:派潭村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洪仪厉、吴蔓杨、卢泳茵、赖慧凡、李金晓、丘慧姗、赖敏滢

杨芳、陈亚楠、邝运明

一等奖

19

公共管理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流量”到“留量”:青年入乡的动因、特征及模式研究——基于250位乡村青年人才的深度访谈

梁欣怡、林丽珺、李琬澄、刘之童、赵健烽、郑范昱、谢雅琳、邓家茵、王泽焜

林曼曼、谢治菊、郭明

一等奖

20

化学化工学院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面向6G的高电光系数和热稳定性的有机电光材料合成研究及其应用

黄芷涵、冯淑惠、朱恩乐、陈友铃、王幸涛、吴淑静

刘锋钢、吴旭

特等奖

21

化学化工学院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锌基双金属催化剂电还原CO2性能研究

罗慧华、张健彧、李莹、谢和桢、田奕妍、罗浩军

欧阳婷

特等奖

22

化学化工学院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川流不息——解锁尖晶石氧化物ATd2+-O-BOh3+通道,实现分子间电子传递催化1O2生成

郝乐洋、蔡楚怡、林颍潼、赵羽晨、叶晓彤、陈晴曦、黄杰

刘兆清

一等奖

2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藻循碳路,海承未来——海洋酸化与升温下浮游植物的适应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彭宝仪、李憬瑶、张好、贾远、刘方舟、刘沛轩、黄斌、王一鹏、徐乐瑶

金鹏

特等奖

24

生命科学学院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中国南部重要经济鱼类光倒刺鲃分子标记开发与创新利用

黄文炜、赖洁、陈炜坚、梁巍骞、林胜跃、周江伟、陈锭娴、叶树政、李斯迅、邓彬华

李强、韩崇、龚剑

一等奖

25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空中使者—基于优化理论的无人机编队控制方法

梁浩民、谭璐琳、朱冠全、魏子健、刘俊浩、叶敏怡、罗志远、伍柏应、唐维嘉、李锦涛

欧阳志平

特等奖

26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面容卫士”——人脸伪造防御与保护的对抗水印技术

刘玉铭、周昊焌、黄洁雯、罗统莉、陈旭、杨剑锋、黄俊豪

周志立、陈淑红

一等奖